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北农:立足中关村建立农业生物技术新体系
更新时间:2024-04-19 08:48:52

一、发展农业生物技术是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我国粮食生产以及生活环境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水稻和拟南芥基因组图谱已获得重大突破,农作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基因转化已经在众多主要作物中获得了成功。许多重要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产量、品质及采后保鲜等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

美国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生物技术国家战略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和国家研究委员会联合完成了《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竞争力战略》的调研报告。1991年2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其《国家生物技术政策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调动全部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业化”的方针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此后,美国的孟山都、杜邦等化工、医药公司转向生物技术领域,成为商业性开发转基因农业技术的主角。这些跨国公司的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健全,中国市场一旦完全放开,跨国公司对我国的农业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例如,2003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业出口额达50亿美元,其中转基因大豆就占29亿美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占美国销往世界各国总量的1/3。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

二、全球华人科学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优势地位

目前,华人生物科学家在全球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很多人的工作正改变着某一领域的研究方向,有的成果已达到类似诺贝尔奖的能级。有关统计表明,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科学期刊刊出的有关生命科学的论文中,有华人科学家参与的工作已占到约40%的比例。在中国国内,除了有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样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重大成就,也有类似于2002年4月在《科学》杂志和同年11月在《自然》杂志上重点报道的水稻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等。现任美国科学院院长在谈到华人生物科学家的贡献时曾说到,如果没有华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的小一半工作就不会得到开展。

我国每年召开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并举行规模空前的生物经济周活动,促进了海外华人生物科学家与国内同行交流和合作。政府已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海外华人生物科学家和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同时,还切实为这些人才回国创造一流的工作条件。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入7亿元成立北京生物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共同投入3亿元成立了广州生物医药和健康研究院。这两个研究机构的目标就是要建成国内学术水平最高、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

三、中关村具有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强大优势

中关村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农业方面拥有国内农业科技研究的巨头———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还有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世界生物信息学中国节点等多个重点实验室。中关村凭借其人才、技术和信息的优势,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位置,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由中国科学院的华大基因公司为主的科学家完成了籼稻全基因组的测序,《科学》杂志以长达14页的篇幅介绍了该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科学》杂志社论评价说,水稻基因组框架图的论文是该领域“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永远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学的研究”,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研制成功了抗虫棉,2004年国产抗虫棉占据6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2852万亩,平均每亩可增收节支约140元人民币,即为农民增加收益39.8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效应。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已被成功转入水稻,在2005年4月29日《科学》杂志上刊登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的论文,是世界首篇在农田生产上论证转基因水稻影响的研究文章。转基因抗虫水稻在试验中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高出6%-9%,农药施用量减少80%,同时还降低了其对农民健康的不良影响,为我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减少农药污染提供有力保证。

目前我国已有转基因耐储藏的番茄、改变花色的矮牵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抗虫棉花、抗虫欧洲黑杨等7种转基因植物通过了商品化许可,其中有6种是中关村地区的科研单位完成或参与完成的。

四、四大农业生物产业平台,为技术转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大北农集团以“创建世界级农业生物科技企业”为目标,目前已经搭建好饲料、动物保健、种业和植物保护四大农业生物产业的基础。在北京怀柔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占地248亩,集科研、生产、培训等于一体的亚洲最大,国际一流的大北农科技园;在动物保健产业方面投资1亿元进行GMP改造;在种业方面,正在投资建设占地600余亩配备先进设施的北京玉米育种中心、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在河北唐山建设了大北农畜牧科技园;在安徽投资建成无公害生物农药产业基地……

五、立足中关村,建立世界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北农集团于1999年就成立了企业研究院———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目前,研究院由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中心、保健技术中心、作物育种中心和农业应用化学研究中心组成。科研人员总计300多人,其中有20名博士和50名硕士,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大北农集团顺利发展的11年,始终得益于中关村的人才、技术和政策优势。可以说,中关村孕育了大北农。大北农集团有近50%的负责人,所有的技术负责人均毕业于位于中关村的中国农业大学。

大北农集团今后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中关村。2004年底,大北农集团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设在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内,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邻。2005年,大北农集团还将在美国设立华人农业生物技术联谊会,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关村。

美国《时代》周刊预言: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革命性的市场投放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后到来。有关专家估计,不久的将来,生物经济将10倍于信息经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探索服务公司(ISAAA)2004年发布的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全球状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在2004年,生物技术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20%)持续增长,与之相比,2003年的增长率为15%。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的价值预计将超过50亿美元。

大北农集团以“科教兴农”为己任,志创世界级农业生物科技企业,将立足中关村,面向全世界,建立世界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体系,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

笑话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笑话网(xiaohua8.com)笑话网提供最全的笑话,包括笑话大全,经典笑话,幽默笑话,冷笑话,成人笑话,夫妻笑话,爱情笑话,儿童笑话,爆笑笑话,整人笑话 等,更多笑话尽在笑话网,希望这些笑话能给您带来快乐的心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笑话网 xiaohua8.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06478号-20